客户端
游戏
无障碍

0

评论

收藏

分享

手机看

微信扫一扫,随时随地看

唐人写经——《百件文物说青海》之五

唐人写经
——《百件文物说青海》之五
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
播放
下一个
打开循环播放
00:00
/
00:00
倍速
3.0X
2.0X
1.5X
1.25X
1.0X
0.75X
0.5X
语言
多音轨
AirPlay
0
静音播放中,点击 恢复音量
画中画
网页全屏
全屏
error-background
你可以 刷新 试试
视频信息
1.33.6
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
视频ID
VID
-
播放流水
Flowid
-
播放内核
Kernel
-
显示器信息
Res
-
帧数
-
缓冲健康度
-
网络活动
net
-
视频分辨率
-
编码
Codec
-
mystery
mystery
-

按住画面移动小窗

X
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,到唐代达到鼎盛。当时,佛经的需求量极大,于是就有人专门抄写经籍,供人诵读。在青海省博物馆珍藏着一件稀世珍宝——唐人写经,又称唐《羯摩经》写本,它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唐人手写经卷之一。
图片
展陈于青海省博物馆展柜中的唐人写经静默无言,却用章法谨严、遒劲有力的楷书和岁月磨砺出的痕迹,诉说着独属于它的往事。这件唐人写经的内容为佛典戒律《羯摩经》,是一部有关佛教和忏悔内容的经典。20世纪20年代以前,这部唐《羯摩经》写本安居于敦煌藏经洞,后被盗出,曾一度流落海外。
图片
如果没有青海乐都人侯国柱的多方奔走,也许这件稀世珍宝早已流失海外。20世纪40年代,一次工作机会,侯国柱到了印度加尔各答。当时,他从一位华侨处得到消息,有人身带敦煌经卷要卖给英国人。怎么能让中国的文物流落海外呢?于是,闻讯后的侯国柱立刻找人帮忙,多番斡旋,终于以五千美金的价格购得这卷唐《羯摩经》写本,并将它安全带回了国。20世纪80年代,侯国柱先生将多年收藏的唐《羯摩经》写本捐给了国家,最终收藏于青海省博物馆。
图片
青海省博物馆讲解员李小林介绍:这部唐《羯摩经》写本全长17米,用纸34张,每张纸相接,连成长卷。单张纸宽25.2厘米至26.6厘米,长49.3厘米至49.5厘米。书写28行,单行17字至18字。全卷共933行,16790字。纸质较细,有韧性,经过染黄。字体为楷书,工整圆润,有六朝隶书余意。依据纸的质地、行字法则,皆合隋唐规范,为唐初真品。
图片
凝视展柜中的唐人写经,随历史一起呈现于经卷中的,除了唐人书法艺术精妙的笔法、舒展的结体、谨严的章法以及虔诚的心境外,还有像侯国柱这样的仁人志士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。
策划:马 钧 王丽一
拍摄/制作/文字:谭 梅 王十梅
配音:谭 梅
主编:辛元戎
总监:王丽一
(视频与文中老照片由青海省博物馆提供)
免责声明: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,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。
举报
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《新闻评论服务协议》
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~
查看全部0条评论
首页
刷新
反馈
顶部